|
直接输入中草药的药名,如穿山甲,然后按Enter即可 |
什么是中草药? |
所谓中草药,是中医所使用的独特药物,也是中医区别于其他医学的重要标志。中国人民对中草药的探索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。相传,神农尝百草,首创医药,神农被尊为“药皇”。 中药主要由植物药(根、茎、叶、果)、动物药(内脏、皮、骨、器官等)和矿物药组成。因植物药占中药的大多数,所以中药也称中草药。 目前,各地使用的中药已达5000种左右,把各种药材相配伍而形成的方剂,更是数不胜数。经过几千年的研究,形成了一门独立的科学——本草学。
|
中草药 / 山蒜 | 上一个 查看全部 下一个 |
山蒜 |
山蒜 (《本草拾遗》)
【异名】泽蒜(《本草拾遗》),小蒜(《救荒本草》),苦蒜果、野葱果(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),野葱(《上海植物名录》)。
【来源】为百合科植物山蒜的鳞茎。
【植物形态】山蒜 多年生草本。鳞茎广卵形,白色,仅如枣大,外有膜被。叶根生,细长,管状,柔软而有微棱,色绿,长约30厘米左右。花茎于叶间抽出,长30~60厘米,茎顶有多数紫黑色珠芽;伞形花序顶生;苞片2,卵形,膜质;花小,花被6,卵状披针形,先端钝,白色,或有紫色背线;雄蕊6,卵状,花药长圆形;于房上位,3室,花柱丝状。蒴果,室背开裂。种子黑色。花期夏季。
生于山野。全国各地均有分布。
【性味】辛,温。
①《本草拾遗》:"辛,温。"
②《救荒本草》:"味辛,性沮,有小毒。"
【功用主治】温中去积,散瘀止痛。治积块,血瘕,食滞饱胀,痈肿,跌扑损伤。
①《本草拾遗》:"温补,下气,滑水源。"
②《本草图经》:"治积块及妇人血瘕;用苦醋磨服。"
③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:"健胃,助消化,增进食欲,民间用治膈食饱胀。"
【用法与用量】内服:煎汤,或磨汁。
淮安便民网提醒您: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,使用前请遵医嘱。 |
淮安便民网特别提醒:本站只提供查询,用时请遵医嘱。